首页>检索页>当前

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: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生动实践 ——第三批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综述

发布时间:2025-05-09 作者:火元斌 周鲁平 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-《中国民族教育》

教育援藏在国家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中处于关键地位,肩负着推动西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、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使命。自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全面开展以来,各援藏团队满怀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,充分发挥优势,为西藏教育注入强劲动力,成效显著。第三批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团队,在前几批基础上持续深化创新,无论是在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的“传帮带”模式,引入前沿教育技术提升教学质量,开展特色活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文化交流,还是在加大投入推进教育信息化等方面,都为西藏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与变革,成为推动西藏教育进步的重要力量。

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的主要实践与成效

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,是一项创新且具战略意义的教育帮扶模式。以省为单位,精心挑选一批优秀教育人才,成建制地对口支援西藏地区学校。其核心目标在于借助系统性、集成化帮扶举措,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,着力打造一支扎根西藏、素质过硬的“带不走”的教师队伍,为西藏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于每位师生心中,使教育成为连接各民族的坚固桥梁。

教育教学质量提升:创新与精准帮扶并行。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团队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,引入先进理念与方法,为受援学校带来新活力。安徽省第三批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工作队在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全力建设智慧校园。投入4500万元打造智慧校园项目,借助智慧教育云平台、智能教学系统,实现教学资源高效共享与优化配置,为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,提升教学效率。通过建设语言能力提升工程与综合素质提升工程,全面提升师生语言能力与学生综合素质,改善学习效果。湖北援藏团队在山南市东辉中学实施“团队带团队、名师带骨干、师傅带徒弟”工作机制,开展示范课、公开课、课程帮扶活动,帮带本地教师50名,推进社团活动课程化,打造红色校园文化示范校,从多维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。上海援藏教育团队在日喀则市大力推行“双师课堂”教学模式,利用远程直播技术,让上海的优秀教师与当地教师共同授课。上海教师负责讲解核心知识,当地教师则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辅导与互动,及时解答学生疑问。将上海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引入西藏,提升了当地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,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明显提高。

教师队伍建设:“传帮带”促进专业成长。各援藏团队深知教师队伍是西藏教育长远发展的根基,高度重视并巧用“传帮带”模式,助力受援学校培育众多优秀教师。辽宁省第三批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工作队在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实施的“六个一”工程成果显著。援藏教师承担必修课教学,凭借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带来高质量课堂;开设多样化选修课,满足学生多元兴趣。在提升本地教师教学水平方面,通过示范课展示先进教学方法,举办讲座分享前沿教育理念,与本地教师结对帮扶,全方位提升本地教师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。黑龙江援藏教师团队通过“同辉互促”结对子、主题教研等活动,推动受援学校师资队伍提质增效。

北京援藏教师团队开展“师徒结对”活动,为每位本地教师配备一名援藏骨干教师作为导师。导师不仅在日常教学中给予一对一指导,还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,分享教学心得与技巧。通过紧密的帮扶模式,使该校多名本地教师在市级教学竞赛中崭露头角,教学能力得到大幅提升。

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受援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,更新了其教育理念,激发其创新意识,成功打造出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“造血式”教师队伍。

民族团结进步与文化交流: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团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核心,积极开展交流活动。陕西省教育援藏团队在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开展的“节日小活动”别具特色。活动中,组织各民族师生共同编制传统工具、制作特色美食、展示民族服饰、表演民族歌舞、开展传统体育项目。师生在参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,增进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与尊重,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。重庆援藏教师团队在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开展“雪域雄鹰计划”与“鸿鹄计划”,组织优秀学子到重庆、北京等地交流学习,开展主题研学活动,拓宽学子视野,引导学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广东援藏团队在林芝市组织“民族文化共传承”活动,邀请各民族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,为学生传授珞巴族竹编等传统技艺。同时,开展民族文化主题征文与绘画比赛,鼓励学生用文字和画笔表达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与热爱。通过这些活动,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,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强。

教育信息化与资源共享:打破时空界限。教育信息化是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的关键突破点。各援藏团队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、开展“空中课堂”与“云教研”活动,打破时空限制,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。浙江省第三批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团队组织实施那曲市物理、英语学科工作室“云教研”活动,邀请全国优秀教师线上研讨。通过“云课堂”“云教研”,实现福建与昌都教育资源高效流通,为受援学校培养优秀教师,提升教学质量。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聚焦思政教育,打造“青稞地里的思政课”“青藏铁路上的思政课”等品牌活动,将思政课堂延伸至实地场景,以全景式、沉浸式教学开展“大思政课”教学。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,累计开展思政课10余场次,5000余人次学生参与,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与民族团结进步意识。北京援藏团队为受援学校搭建了“京藏教育资源共享平台”,整合了北京优质的教学课件、课程视频、试题库等资源,供西藏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免费使用。同时,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,定期举办学科讲座与教学研讨会,促进两地教育资源的深度交流与共享。

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的创新模式与特色

闽昌名师工作室:高效教学教研平台。福建省第三批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工作队创建的“闽昌名师工作室”,在西藏教育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。该工作室由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与昌都市教育局教科所共建,在双方管理下,具备强大资源整合与调动能力,辐射范围广。通过“云课堂”“云教研”等数字化手段,搭建福建与昌都教育资源共享交流平台,为受援学校培育优秀教师,提升教学质量。

在实践中,工作室承办多元教研活动,涵盖联考命题、质量分析、课程标准解读等关键环节,推动当地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开展。聚焦“以省包校”机制,助力对口支援学校昌都市卡若区第二初级中学提升师资与办学水平,打造“藏东名校”品牌。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受援学校在“三大基地”建设中提升品质。

“1+1+N”青蓝工程:协同培养新模式。福建省第三批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队创新推出“1+1+N”青蓝工程,构建“1个福建名师+1名援藏教师+N名本地教师”协同培养体系。福建名师通过示范课、讲座、课题研究,传授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;援藏教师将这些理念方法落地,帮助本地教师解决教学难题。在此模式下,受援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显著提升,教学水平持续提高,营造出积极教学教研氛围,为西藏教育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。

“以小带大”浸润式德育:细微处育德。陕西省教育援藏团队在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践行“以小带大”浸润式德育理念。从“师生互问好”“捡起塑料瓶”等小事入手,推进文明礼仪、生态环保、全员育人等德育目标。“师生互问好”成为学生日常习惯,展现文明素养。通过组织“捡起塑料瓶”活动,宣传环保理念、开展主题班会、增设回收点、建立激励机制,培养学生环保意识,为西藏“生态强边”贡献力量。该模式提升了学生的文明与环保意识,促进师生关系和谐,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新经验。

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的挑战与展望

尽管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成果显著,但实践中仍面临受援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短缺,结构性缺编严重,制约教学开展;教育援藏成果转化率较低,优秀经验做法未广泛推广等挑战。

细化落实援藏目标任务。援受双方需依据国家、自治区文件精神,结合当地教育实际需求,细化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目标与任务,形成清晰任务清单,提升工作精准度。黑龙江省第3批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工作队制定详尽“以省包校”工作方案,规划三年任务,借助网络平台参与集体备课、听评课与主题教育活动,对接先进研讨活动,为受援学校提供实施路径。

优化师资配置解决缺编难题。各援藏团队应着力优化师资配置,争取区县教育局支持或组建省内柔性“小组团”。辽宁省第三批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团队通过“传帮带”培养优秀教师,缓解结构性缺编,同时组织教师培训、开展教研活动,保障教学质量。

强化成果转化推广成功经验。各援藏团队应搭建交流平台,组织经验交流现场会,推广组团学校的办学、管理、教学成功经验。浙江省第三批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团队通过“云教研”“云课堂”实现教育资源共享,为其他受援学校提供借鉴模式。

完善人才支援机制保障工作稳定。各援藏团队需完善人才支援工作机制,优化待遇保障,考虑援藏工作艰苦性,给予合理薪酬与职业发展机会,加强健康保障。重庆市第三批教育人才“组团式”援藏工作队通过线上活动传授经验,实施项目改善教学环境,为完善机制提供参考。

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意义重大。未来,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完善“组团式”教育援藏模式。精准对接西藏教育需求,优化资源配置,提升精准性;创新教学方法、提高师资水平,提升实效性。如此,西藏教育事业定会迎来更美好明天。

(作者火元斌单位为拉萨师范学院;周鲁平单位为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教育合作交流处)

责任编辑:徐杨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关阅读

最新发布
热门标签
点击排行
热点推荐
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